猫咪屁股上有白色的虫子大概率是感染了绦虫,绦虫成虫由许多节片组成,看起来像一串白色的米粒或面条,这些节片成熟后会从虫体上脱落,随着猫咪的粪便排出,或者黏附在猫咪的肛门周围。针对绦虫感染,可以使用吡喹酮或普拿杜(芬苯达唑片)给猫咪驱虫。另外,大部分猫咪感染绦虫都是由跳蚤引起的,所以建议同步驱杀跳蚤。为了预防猫咪感染寄生虫,建议幼猫月进行一次体内外驱虫。6月龄以上的猫咪如果平时不外出,可以2-3个月驱虫一次。其次,要注意饮食卫生,不要给猫咪喂食生肉、生蛋等可能携带寄生虫卵的食物。
当你发现猫咪屁股上有白色的虫子在蠕动,像会伸缩的米粒或芝麻,可千万别忽视——这惊悚的一幕背后,90%以上是绦虫(尤其是犬复孔绦虫)的孕节片在作祟!若不及时干预,这小小的寄生虫可能会引发猫咪营养不良、肠道黏膜损伤,甚至危及生命!
一、绦虫的基本介绍
绦虫成虫由许多节片组成,看起来像一串白色的米粒或面条,这些节片成熟后会从虫体上脱落,随着猫咪的粪便排出,或者黏附在猫咪的肛门周围。
🔄传播途径:绦虫的传播通常需要中间宿主,比如跳蚤,当猫咪舔毛时吞食了携带绦虫幼虫的跳蚤,就可能感染绦虫。此外,猫咪捕食老鼠、鸟类或误食蟑螂等携带跳蚤幼虫的中间宿主亦可感染。
二、猫咪感染绦虫的危害
⚠️营养掠夺:虫体吸附小肠掠夺养分,导致猫咪食欲暴增却体重下降、被毛干枯杂乱、贫血。
⚠️肠道损伤:头节小钩损伤肠黏膜,引发出血性肠炎,粪便带血丝。
⚠️堵塞肠道:成年绦虫体长可达1~10米,宽度可达2厘米以上,感染严重可导致肠梗阻,引发呕吐、脱水。
⚠️分泌毒素:绦虫分泌的一种毒素会随着血液作用于神经元,可能导致猫咪出现痉挛、四肢麻痹等症状,同时影响幼猫发育。
三、科学驱虫两步走:杀虫+环境根除
1.针对性药物驱杀
必须选用绦虫特效药,普通驱虫药可能无效:
💊吡喹酮片:空腹服用,按体重给药(如4kg猫用1片),2周后重复用药杀灭新孵化幼虫;
💊普拿杜(芬苯达唑片):需连用3天,孕猫及6周龄以下幼猫禁用
2.环境灭源:跳蚤清零行动
跳蚤不除,绦虫不息!必须双管齐下:
📣使用爱滴克(非泼罗尼滴剂)给猫咪进行体外驱虫,及时驱杀其身上的跳蚤;
📣用吸尘器彻底清洁地毯、沙发缝隙(扫帚易遗漏跳蚤卵),吸尘后及时消毒避免卵孵化;
📣使用含有呋虫胺成分的杀虫剂进行环境驱虫,使用时注意先隔离猫咪。
四、预防胜于治疗!
▶首先,要定期给猫咪进行驱虫。幼猫由于抵抗力较弱,感染寄生虫的可能性更高,建议每月进行一次体内外驱虫。6月龄以上的猫咪如果平时不外出,可以2-3个月驱虫一次。
▶其次,要注意猫咪的饮食卫生。不要给猫咪喂食生肉、生蛋等可能携带寄生虫卵的食物,猫粮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、经过严格消毒处理的产品。给猫咪准备的饮用水也要保持清洁,定期更换。
▶另外,要保持猫咪生活环境的卫生。定期清理猫咪的粪便,并及时消毒猫砂盆,避免寄生虫卵在环境中滋生传播。同时,要定期给猫咪的生活环境进行打扫和消毒,减少寄生虫的生存空间。
对于已经感染过寄生虫的猫咪,在驱虫后的一段时间内,还要注意观察猫咪的粪便情况,看是否还有虫子排出。如果在驱虫后一段时间内仍然发现有虫子,要及时带猫咪去医院复查,可能需要再次驱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