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绝育的母猫不一定会得子宫蓄脓,但风险随年龄和发情次数飙升。未绝育母猫约 23%-50% 在 8 岁后出现生殖系统问题,子宫蓄脓是常见危险病症。 治疗上,保守治疗(开放型早期)用普安特宫保片、恩诺奇等缓解症状,却无法根治;手术摘除子宫和卵巢是唯一根治手段,尤其闭合型蓄脓需及时手术,否则危及生命。 绝育利远大于弊,可降低多种疾病风险,减少发情期行为问题,且手术成熟,恢复快。
养母猫的铲屎官几乎都会纠结:“要不要绝育?不绝育真的会得子宫蓄脓吗?” 首先明确:不绝育的母猫不一定会子宫蓄脓,但风险会随年龄和发情次数飙升。
一、不绝育的风险:子宫蓄脓的概率
子宫蓄脓的本质是母猫发情时,子宫颈会周期性开放,阴道内的细菌(比如大肠杆菌)很容易趁机侵入子宫。同时,发情期激素的波动会改变子宫内的环境,让子宫成为细菌滋生的 “温床”。长期下来,细菌大量繁殖,就可能引发感染,导致脓液在子宫内蓄积。
临床数据显示,未绝育的母猫中,约 23%-50% 会在 8 岁后出现生殖系统问题,而子宫蓄脓就是其中最常见且危险的一种。而且,猫咪发情次数越多,子宫蓄脓的风险就越高。很多铲屎官抱着侥幸心理,觉得自家猫咪现在很健康,不会那么倒霉,但随着猫咪年龄增长,这种侥幸往往会变成担忧。
二、子宫蓄脓的治疗:药物无法根治,绝育是根本
若不幸患病,治疗方式的选择尤为关键。
①保守治疗(仅限开放型早期):此时脓液能从阴道排出,病情相对较轻。这种情况下,可使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,比如普安特宫保片等中成药,含有益母草、川穹等多种中草药,能辅助活血化瘀、净化子宫;同时搭配恩诺奇(恩诺沙星片)等抗生素,抑制细菌繁殖。但需要清楚的是,这些药物只能暂时控制病情,无法彻底清除病灶,复发率较高,而且对于病情严重的猫咪来说,保守治疗可能会耽误最佳治疗时机。
②手术治疗(推荐):摘除子宫和卵巢是唯一根治手段。尤其是闭合型蓄脓,子宫颈闭合,脓液无法排出,会在子宫内不断积聚,可能在短短几天内引发高烧、脱水、败血症,甚至子宫破裂,危及猫咪生命。此时再抢救,费用(含手术、药物、护理)往往是绝育的 3-5 倍,猫咪还需承受更大痛苦。
三、绝育的核心价值:从源头规避风险
有些铲屎官担心绝育会对猫咪造成伤害,但从兽医的角度来看,绝育的“利”远大于“弊”。
除了能从根本上规避子宫蓄脓的风险,绝育还能降低卵巢癌、乳腺癌等恶性疾病的发生概率。有数据显示,未绝育母猫乳腺癌的发病率是绝育猫的 7 倍以上,可见绝育对猫咪健康的保护作用非常显著。
另外,绝育还能减少猫咪发情期的行为问题。发情期的母猫会出现 “乱叫、乱尿、离家出走” 等情况,不仅影响铲屎官的生活,还可能让猫咪面临外出打架、遭遇车祸等意外风险。绝育后,这些行为问题会明显减少,猫咪能更安稳地待在家里。
可能有铲屎官担心手术风险,其实在规范的宠物医院,绝育手术已经非常成熟。术前会对猫咪进行血常规、心超等检查,降低麻醉和手术风险;术后做好消炎护理,大多数猫咪 1-2 周就能恢复。而且,首次发情前(6-8月龄)绝育,对乳腺和子宫的保护效果最佳;即使错过这个时间,成年后绝育仍能大幅降低患病风险,总比等疾病发生后再抢救更划算。
康它宠物网总结:不绝育的母猫并非一定会患子宫蓄脓,但风险极高。绝育虽不是零风险,却是目前保护母猫生殖健康最科学的方式。与其纠结会不会生病,不如结合猫咪的健康状况和生活环境,尽早做好规划,让猫咪能少受病痛折磨,多享受安稳的陪伴时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