猫咪驱虫的重要性

寄生虫对猫咪的影响很大,会引起贫血、皮肤感染、体力下降、食欲下降等疾病,严重危害到猫咪的健康,所以主人一定要定期给猫咪体内外驱虫。今天康它宠物网就来讲一讲猫咪驱虫的重要性。 一、猫...

除跳蚤只给猫滴药?大错特错!95%虫卵藏在你家角落

清除猫咪身上的跳蚤需要 “药物+环境+预防” 三管齐下,首先,使用含有非泼罗尼成分的驱虫药,比如爱滴克(非泼罗尼滴剂)。滴药后通常需48小时内避免洗澡。其次...

猫咪多久驱虫一次?一张时间表,一份安心

幼猫从45日龄开始,每月驱虫1次,直到6月龄。成年猫完全室内饲养、不吃生肉、不捕猎,可以每3–6个月一次;偶尔外出或吃生肉的猫咪:每2–3个月一次;户外散养...

千万别做错猫咪体外驱虫,一张图看懂操作,新手必看!

①打开驱虫药包装,放到旁边安全的地方。②沿脊椎直线拨开猫咪颈后的毛发,暴露皮肤(可以用夹子夹住毛发)。此处淋巴丰富,利于药物扩散,且猫咪无法舔舐。③保持滴管垂直对准皮肤,分3-4个...

猫咪拉出白色蠕动小虫子?从治疗到预防,一文搞定

猫咪拉出白色蠕动小虫子可能是绦虫或蛔虫。绦虫呈乳白色、扁平带状,由许多节片组成,节片形似米粒,会随着粪便排出体外或在猫咪肛门周围活动。蛔虫呈圆形长条状,通常为粉白色或淡黄色、长度可...

猫咪驱虫后呕吐死亡,“凶手”究竟是谁?

2024年10月,一位宠主在家给猫咪使用了外驱滴剂和口服内驱药后,猫咪经历了严重的呕吐,最终因脱水不幸离世。根据铲屎官的描述,他是按剂量使用的驱虫药。那么,猫咪为什么会出现呕吐和死...

【宠医科普】猫咪吐出来白色长虫子怎么办?

猫咪吐出来的白色长虫子大概率就是蛔虫或绦虫。蛔虫是圆形的,比较细,成虫长度大约15-35cm,看起来像意大利面。绦虫是扁平的,看起来比较像手擀面,成虫可达数米长,节片比较像白色米粒...

猫咪体内驱虫的正确方法与常见误区,铲屎官必看!

猫咪体内驱虫一般建议从45日龄开始进行,45日龄-6月龄期间1个月一次,6月龄以后2~3个月一次。如果猫咪经常外出或喜欢吃生食,成年之后也建议保持一个月进行一次体内驱虫。猫咪体内驱...

猫咪体外驱虫药哪种好?选对不选贵!

猫咪体外驱虫药的主要成分是非泼罗尼、吡虫啉、阿福拉纳等,大家可以根据成分选择性价比高的驱虫药,比如爱滴克(非泼罗尼滴剂),这种驱虫药可以驱杀跳蚤、蜱虫、虱子等体外寄生虫,而且成分安...

【宠医科普】猫肚子里有虫子吃什么药?

猫肚子里有虫子吃什么药取决于寄生虫的类型,猫咪可能感染的体内寄生虫有蛔虫、绦虫、钩虫、球虫、心丝虫等,需要使用针对性的驱虫药治疗。如果宠主发现猫咪有贫血、呕吐、腹泻等症状,建议带它...

猫体内驱虫用什么药比较好?看完不再踩雷!

猫咪常见的体内寄生虫有蛔虫、钩虫、绦虫、球虫、心丝虫等,针对不同成分的寄生虫,需要选择不同的驱虫药。日常预防性驱虫可以选择大宠爱(塞拉菌素)、滴派(吡虫啉莫昔克丁滴剂)等广谱驱虫药...

怎么给猫驱虫?这些细节不注意,驱虫等于白做!

猫咪驱虫要注意时间、频率和驱虫药的选择,驱虫前后也有很多注意事项。幼猫一般建议从45日龄开始进行体内驱虫,体外驱虫药需从8周龄开始进行。如果幼猫体重不足1kg,即使到了驱虫年龄,也...

猫咪内外一体驱虫药怎么用?一篇搞定所有疑问~

市面上常见的内外一体驱虫药主要分为滴剂类、口服类和注射类,通常都是一个月使用一次,具体要看说明书和兽医的建议。滴剂类驱虫药一般是直接滴在猫咪皮肤上,通过皮脂扩散到全身,用起来比较方...
正在加载中...

已加载全部内容

已经没有更多文章了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