狗狗驱虫的频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,它取决于狗狗的年龄、生活环境、健康状况等因素。一般来说,幼犬可以从45日龄开始进行体内驱虫,每月进行一次。体外驱虫从8周龄开始,也是每月1次。狗狗6个月大之后,体内驱虫的时间可以调整成3个月一次,如果狗狗经常吃生肉或接触其他狗狗,建议适当增加驱虫频率。幼犬期是驱虫的关键阶段,一定要按时进行,避免寄生虫影响狗狗的生长发育。另外,驱虫药的剂量是根据狗狗的体重来计算的,千万不能随意增减。过量可能导致中毒,剂量不足则达不到驱虫效果。
哈喽,各位新手铲屎官们!欢迎来到氧宠小课堂~
作为一名新手铲屎官,你可能已经听说过“驱虫”这个词,但具体该怎么做、多久做一次,心里可能还有点懵。别担心,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狗狗驱虫的那些事儿,帮你轻松搞定这个重要的护理环节!
一、为什么要给狗狗驱虫?
寄生虫不仅会影响狗狗的健康,还可能传染给人类,所以驱虫不仅仅是保护狗狗的健康,也是保护我们家人的健康。常见的寄生虫分为两大类:
1.体内寄生虫:比如蛔虫、绦虫、钩虫等,这些寄生虫会抢夺狗狗的营养,导致狗狗体重减轻,肠胃不适,出现软便、腹泻、呕吐等症状。
2.体外寄生虫:比如跳蚤、蜱虫、螨虫等,这些寄生虫主要会叮咬狗狗的皮肤,导致狗狗皮肤瘙痒,疼痛,严重感染甚至会引起皮炎、贫血等问题。
二、狗狗驱虫多久一次合适?
狗狗驱虫的频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,它取决于狗狗的年龄、生活环境、健康状况等因素。下面我们分阶段来详细说说。
1.幼犬期(2-6个月)
幼犬的免疫系统还不完善,特别容易感染寄生虫。一般来说:
●体内驱虫:可以从45日龄开始进行,每月进行一次。
●体外驱虫:从狗狗8周龄左右开始,每月进行一次。
幼犬期是驱虫的关键阶段,一定要按时进行,避免寄生虫影响狗狗的生长发育。
2.成年期(6个月以上)
成年狗狗的驱虫频率可以根据生活方式来调整:
●经常外出、接触其他动物或草地:这类狗狗感染寄生虫的风险较高,建议每月进行一次体外驱虫,每3个月进行一次体内驱虫。
●室内饲养、很少外出:这类狗狗感染风险较低,可以每3个月进行一次体内外驱虫。
三、给狗狗驱虫的注意事项
1.选择合适的驱虫药
市面上有很多驱虫药,购买前注意查看药物成分和驱虫谱。体外驱虫可以考虑爱滴克(非泼罗尼滴剂),体内驱虫可以选择普拿杜(芬苯达唑片)。如果觉得内驱和外驱分开进行很麻烦,也可以选择滴派(吡虫啉莫昔克丁滴剂),这种驱虫药能同时驱杀/预防12种体内外寄生虫,更方便快捷。
2.注意驱虫药的剂量
驱虫药的剂量是根据狗狗的体重来计算的,千万不能随意增减。过量可能导致中毒,剂量不足则达不到驱虫效果。
3.驱虫前后的护理
●驱虫前后尽量不要给狗狗洗澡,以免影响药效。
●如果狗狗正在生病,最好等康复后再驱虫。
●幼犬驱虫和打疫苗的时间至少间隔7天,以免出现不良反应。
4.观察狗狗的反应
驱虫后,有些狗狗可能会出现轻微的不适,比如食欲下降、精神不振等,这通常是正常现象。但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,建议及时就医。
总的来说,狗狗的驱虫频率和选择要根据狗狗的具体情况来决定。如果你还有任何疑问,或者狗狗出现了异常情况,别犹豫,赶紧咨询专业的宠物医生。